明前頭采貴如金,正宗洞庭山碧螺春,品啜江南第一口鮮!

明前頭采貴如金,正宗洞庭山碧螺春,品啜江南第一口鮮!

31閱讀 2021-03-01 02:48 常識

草地轉(zhuǎn)綠,暖風微醺,又是一年好春色。

春天到了,便想喝春茶。

春茶講究鮮。

煮沸一壺泉水,往杯中投入一小撮茶葉,看葉片飛舞,湯水漸綠,然后湊近杯口,只覺得清香撲鼻,輕啜一口,齒頰留香。

那種鮮甜,哪里是飲茶?簡直就是品飲久違的春天。

提到春茶,不能不提蘇州洞庭山碧螺春。

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洞庭山碧螺春以形美、色艷、香濃、味醇四絕而名滿天下。

形:茶葉條索緊結(jié)、纖細,呈螺形;

色:干茶因布滿白茸顯現(xiàn)銀綠色,沖泡后湯色碧綠,葉底鮮亮;

香:有濃濃的花果香,香氣優(yōu)雅而持久;

味:鮮爽甘醇,回味綿長;

所謂爭飲江南“第一口鮮”,說的就是碧螺春茶。

正宗上好的碧螺春,只產(chǎn)自太湖之濱洞庭東西山上。

蟄伏了一個冬季的茶樹,在充分吸收陽光雨露后,枝頭冒出點點翠色新芽,嬌嫩的如同新生的嬰兒,那便是春茶的精華所在。

每一年的春茶采摘都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游戲。

茶農(nóng)們要趕在清明前,將茶樹上最尖最嫩的芽葉摘下,然后精選、殺青、搓團、顯毫,于一天之間,制成一份春茶。

好茶者一年中最珍貴的一點口糧,全賴這十幾天的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。

7萬顆芽頭,才能炒制500克上好茶葉。

碧螺春的金貴,令人咋舌。

現(xiàn)存關于碧螺春最早的記載是《隨見錄》:

“洞庭山有茶,微似岕而細,味甚甘香,俗呼為‘嚇煞人’,產(chǎn)碧螺峰者尤佳,名碧螺春?!?/p>

也有傳說,碧螺春的名字是清代時候康熙皇帝取的。因皇帝被茶香所深深打動,卻又不滿于百姓的“嚇煞人香”之粗鄙,大筆一揮,寫下了“碧螺春”三字為名。

不論名字來由為何,碧螺春那一抹鮮香清甜的滋味,是被人們牢牢地記住了。

正宗的碧螺春總是很難得。每逢新春,市面上就充斥著各種各樣的“碧螺春”茶,令人眼花繚亂,無從下手。

出品方是蘇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業(yè)有限公司,專注于洞庭碧螺春茶的生產(chǎn)制作20余年。

他們也是國家“洞庭(山)碧螺春茶”GB/T18957-2008標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。

但凡出產(chǎn)好茶的地方,一定是山環(huán)水繞、綠樹成蔭、泉流汩汩之處。

浩渺太湖之上的洞庭東西兩山,就是這樣一處絕妙之境。

因被湖水環(huán)繞,東西山上終年霧氣繚繞,濕潤的環(huán)境很適合茶樹生長。加上當?shù)氐耐临|(zhì)肥沃、氣候溫和、日曬充足,山上還生長著眾多的枇杷、柑橘、板栗、梅、桃等果樹。

早在唐代時,就有關于太湖洞庭山茶的記載。茶圣陸羽就曾來此考察,并將之記入《茶經(jīng)》。

上好的碧螺春,除了采自核心產(chǎn)地,還需要茶農(nóng)上萬次的采摘、挑揀,徒手在200℃高溫的茶鍋中殺青、搓團、顯毫,方能制成。

采摘

高檔碧螺春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主,要求芽長于葉,芽葉長1.5cm~2cm。

挑揀

鮮葉送下山,不能超過一小時,挑揀成“凈胚”,全憑匠人火眼精金,方能撿出符合標準的芽葉,鮮葉不隔夜,需當天炒制完成。

殺青

鍋溫150℃~180℃,鍋心初見白時,投入鮮葉。

青葉在鍋中發(fā)出微響,需用雙手或單手反復拋料。拋悶結(jié)合,先拋后悶,多透少悶。如此3~4分鐘后,葉質(zhì)變軟,略有粘性。葉片的青氣消失,茶香顯露。

熱揉成形

鍋溫降到65℃~75℃時,雙手或單手將葉沿鍋壁盤旋揉轉(zhuǎn),使葉團在手掌和鍋壁間,滾動翻轉(zhuǎn)。翻轉(zhuǎn)必需方向一致,不可倒轉(zhuǎn),直至茶葉不粘手,卷成條形。

顯毫

鍋溫降至55℃~60℃,將茶分幾團,然后置于兩手掌中搓團,每團搓4~5轉(zhuǎn),搓好一團后放在鍋內(nèi)定型,再搓第二團,第二團搓好后與第一團一道解塊拌散。如此反復操作,以成卷曲形。

這也是形成碧螺春外形條索卷曲、茸毛顯露的關鍵步驟。

如此纖細如“雀舌”的茶牙,才能自然卷曲而不致殘碎,顏色碧綠而不糊焦,布滿白色的絨毛,如綠銀隱翠。

碧螺春新茶極為嬌嫩,只能用80度左右的熱水沖泡。

將開水靜置1~2分鐘,然后投入一小撮茶葉(用拇指、食指和中指輕輕捏起),30秒后即可飲用。

觀之過程,茶葉如青螺入水,飛速下沉,待葉芽伸展,茸毛輕舒,真真如“白云翻滾,雪花飛舞”,姿態(tài)極其動人,嫩綠透亮,盡收眼底。

注:唯有好的碧螺春,才會在水中直接下墜,如果茶葉輕飄于水面,則不正宗。

來源:一條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

上一頁:茶香的五個層次,你聞到了第幾層?

下一頁:普洱茶投資分析: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

相關閱讀

昌寧紅茶簡介
430閱讀
茶友網(wǎng)
滇ICP備19006320號-4
滇ICP備19006320號-4